• <rt id="8rlwz"><optgroup id="8rlwz"><legend id="8rlwz"></legend></optgroup></rt>
  • <label id="8rlwz"></label>
    手機版|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我國需加快科學儀器技術積累和市場轉化步伐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24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看到中石油的一個訂單,其中50臺氣相色譜儀器全是進口設備。他問中石油方面為什么不考慮使用國產儀器,對方告訴他,別的儀器或許可以將就,但這種儀器必須用國外產品。
       近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看到中石油的一個訂單,其中50臺氣相色譜儀器全是進口設備。他問中石油方面為什么不考慮使用國產儀器,對方告訴他,別的儀器或許可以將就,但這種儀器必須用國外產品。

    這個回答讓閆增序感到頗為無奈。

    如何改變我國科學儀器研發技術實力相對薄弱的現狀?如何應對日益增多的社會需求?近日,有關專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呼吁,必須加快科學儀器行業技術積累和市場轉化步伐,讓行業本身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充分釋放出來。

    質量不穩定2012年,我國科學儀器行業(12個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31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269億元,同比增長23.4%,占行業總產值的31.9%;實現利潤202.3億元,同比增長22.34%,占全行業利潤(604億元)的33.4%。

    “2012年,科學儀器行業增長規模首次進入機械裝備工業前三名,但就市場而言,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相比仍然處于劣勢。”閆增序在4月19日舉辦的2013年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上說。

    國際儀器制造商——安捷倫科技化學分析集團新興市場測量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李林也發現,有時候拿一臺國產儀器作檢測,各項指標與國外產品相比并不差,但換一臺再測,指標就會出現很大差距。

    “國內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還有待提高。”李林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何保證自己承諾的質量指標都能夠做到,這是國內企業需要認真反思的問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教授孫宇鋒認為,產品的可靠性其實就是產品是否經久耐用,但這方面國產科學儀器還很匱乏。

    “產品質量不能只靠檢測,國產儀器的很多質量問題都出在研發設計環節,可靠性應該通過設計賦予,并在生產中給予保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孫宇鋒強調。

    “質量是用戶選擇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如果質量不過硬,價錢便宜用戶也不敢用。”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研究員楊松成對《中國科學報》表示。

    楊松成同時指出,對于一些重大國家、社會需求以及突發事件,科學儀器的響應能力還比較薄弱,研發滯后的問題較為突出,“研發人員需要站在更高處來看市場、預測未來”。

    技術缺乏整合

    目前,我國科學儀器企業的科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占年銷售額不到3%,而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的研發投入占年銷售額超過10%。

    一方面是研發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一些好的技術成果市場效益不明顯。很多儀器制造企業面臨著既要生存又要創新的發展瓶頸,為了生存往往選擇急功近利的發展方式。對此,李林認為,國內企業應該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共同生存、共同發展,“許多企業希望自己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做好,這是不現實的”。

    山東省科學院生物技術中心主任史建國指出,國內科學儀器的研究成果不少,尤其是方法學研究與國外相比并不弱,但成果如何轉化為現實產品,還存在瓶頸。

    成果轉化難是中國科技界的頑疾,其中固然有體制問題,但也與科研人員的慣性思維不無關系。與會專家表示,企業研發人員往往傾向于跟著國外的研發趨勢走,而對國內許多新的方法未必理解,或者捕捉不到這些信息,不知道國內的一些方法也可以轉化應用并獲得很好的效果。

    人才全面告急

    我國目前儀器制造人才數量與國外差距明顯,特別是高端人才短缺已成為阻礙產業發展的瓶頸。

    史建國說:“事實上,科學儀器企業的高端人才非常少,這個缺口應該超過30%。”

    除了高端人才短缺,綜合應用型人才少、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也成為我國科學儀器行業“人才命題”亟待解決的內容。

    “中國科學儀器行業人才迫切需要通過自身培養與社會培養相結合的方式解決人才告急的問題。”儀器信息網高級顧問劉文玉舉例說,光學、電子、機械、精密儀器等硬件研發人才至少需要5年以上工作經驗才能達到要求,而現實情況則是高校精密儀器院系在縮減,同時畢業生更傾向于進政府部門、金融機構。

    隨著國內開放程度的加深及市場競爭的加劇,國內廠商將不斷向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方向轉移,國際競爭力有望獲得持續提升。這些都對未來人才教育、培訓、引進提出更高要求。

    “國產科學儀器的未來發展雖然荊棘滿路、千頭萬緒,但提綱挈領的工作還在于人才,最迫切的問題也是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學教授莊松林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
    ?
    分享到:0
    ?
    ?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行業資訊
    圖文資訊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國網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機器人正式“上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個月經濟“成績單”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
    點擊排行

    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媒體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俺来也|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尹人久久大香找蕉综合影院|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